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正文

【滨州文学研究】第14场学术沙龙“时培建诗歌中主体意识的研究”成功举办
  • 作者:滨州文学研究中心
  • 发布时间:2025-04-05
  • 浏览次数:128

  • 2023128日晚上1900,在4号教学楼106会议室,“滨州文学研究”第4学术沙龙成功举办。本场沙龙由滨州文学研究中心主办,滨州文学大学生研究会承办,沙龙主题为“时培建诗歌中主体意识的研究”。本次沙龙由李云鹏同学主持,耿兆雪同学点评,大学生研究会部分同学参加了本场沙龙活动。沙龙开始,主持人李云鹏向大家介绍了本场沙龙具体安排情况,并对各位到场同学表示了热烈的欢迎。

    沙龙正式开始,首先,研究会第一研学组选派的白一诺同学(23中文本1)发言。白一诺同学抓住了时培建诗歌中蕴含的生命意识,对诗歌中诗人的困惑与思考、疼痛与欢欣进行细致解读。

    接着,研究会第二研学组选派的杨海静同学(23中文本2)发言。杨海静同学以时培建诗歌中“父亲”为支点,认为这一形象体现了时培建先生的孤独之情,这也是时培建先生诗歌中主体意识的体现。

    然后,研究会第三研学组选派的杨维麟同学(23中文本1)发言。杨维麟同学通过故乡这一意象,发现时培建先生在诗歌中蕴含了对故乡的思念和怀念,他的诗歌中有一种乡村的厚重感。

    茶歇过后,李云鹏同学围绕本场沙龙主题进行发言,她解释了主体意识的含义,并围绕主体意识对时培建诗歌中生命以及人与自然关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总结了主体意识的具体内涵。耿兆雪同学由此谈及文学中的生态意识,她认为文学中的生态意识包括自然意识、社会意识以及精神意识,主体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精神意识的一种体现,精神意识是通过对自己的批判和思考,从而抒发自己的情感,具有一定的主动性,而时培建先生诗歌中的主体意识的体现也正是如此。发言结束后所有同学进行合影,本次学术沙龙圆满落幕。